「不要那個表情!不管結果怎麼樣,這都是一場精彩的比賽。」劇中某一場比賽結束以後,觀眾席的觀眾們對著落敗的隊伍們邊哭邊大喊著。
面對有「勝負」存在的情況裡,當結果不盡人意時,似乎總會聽到:「比起結果,過程更重要」這一句話,不過當下大多時候都會被情緒包圍,這樣一句話,通常要到了能將此刻的失敗轉為經驗,並且運用的瞬間,才能夠明白,那時候的結果,不過是創造此刻的一個過程。

「輸球,只是讓你們知道你們現在的實力,並不代表你們很弱。」
《排球少年》裡描繪了多場「不一樣的」比賽、碰上不同類型的對手,所產生的各種問題、突破上了一次的盲點贏得勝利、經驗尚未到位而落敗,每一場比賽的每一球,都造就了角色們的成長。這些成長不僅僅是圍繞在主要角色上,連同每一場比賽所碰上的對手,都從中獲得了什麼,並持續向前著。

落敗,會不甘心,會沮喪,嚴重一點也許會到懷疑自己。「過程比較重要」這樣一句話顯得不中聽也很正常。種種負面情緒可能要花上很多時間消化,與其勉強自己去接受尚未明白的一句話,與情緒暫時共存,好讓一切冷靜下來,也許也是另一種讓自己更好受的方法。
「排球這件事情很快樂。有時候我會忘記,但又會再想起來。」
沮喪的時候,大多都會忘記為喜歡的事努力而感到的快樂,會忘記多久沒有人會知道,可能再也想不起來為什麼會快樂也說不定。但如果有一天想起來想重新前進的話,加上先前「結果」所帶來的經驗,一切應該會很不一樣。

「正因為有每天那些行動,才有今天的我。」
經歷過的失敗都是為下一次的勝利鋪路,即便接下來還是有可能會落敗,不管是哪一種,都是成長的一部分。如果沒有這些起起伏伏,也許就不會成長、不會明白自己的問題、不會有自信去面對下一次的挑戰。一點一點的累積,都會在某個瞬間展現,展現後的好與壞,都是必經的一部分,而在下一次的展現裡,也勢必會有它的存在。
「今天落敗的你們,明天會成為何許人物呢?」